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千岛湖舰为海口舰实施干货补给2

2014.04.18 12:32:14
1 / 4
45

海军曝先进神盾级驱逐舰171海口号深海补给照

  央广网南印度洋4月17日消息(记者谢露莹 通讯员代宗锋)4月17日,南印度洋,蓝天映碧海,急风带浪啸。

  正在澳大利亚珀斯西北偏西约1200海里处执行搜寻任务的中国海军搜救舰艇编队千岛湖舰为海口舰实施了综合补给,记者随千岛湖舰亲眼目睹了大风浪中上演的“双人舞”。

  海面浪高超过3米,阵风达到8级,中国海军搜救编队遇到了三次补给任务中最复杂的一次海况,给两艘军舰之间的补给造成很大困难。

  “补给部署!补给部署!”

  9时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海口舰开始调整航向航速,缓慢靠近两万多吨的千岛湖舰,两舰之间波涛翻滚、风高浪急……

  眼看两舰越来越近,惯性、横摆、承重等综合因素不断影响着两舰态势,危险无处不在。

  由于两舰吨位悬殊较大,大风浪中船吸现象明显,加之补给站空间有限,两舰要保持同向同速和规定的横距难度非常大,同时对补给补偿装置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千岛湖舰海上任务指挥员董焱说,他们专门制订了10余项应急方案预案,进一步规范补给期间相关的操作流程。

  “为确保大风浪中补给安全高效,我们选择有利的航向航速,减小风浪对舰船的影响。”千岛湖舰舰长涂金虎介绍说。

  “发射引缆!”

  9时13分,一系列海上干货补给程序相继展开,一道索桥很快在两舰之间凌空架起。补给工况由手动转为自动,形成钢缆回路的自动补偿。

  在补给过程中最关键的时刻,干货补给班针对大风浪中钢缆可能出现脱槽、卡死、断裂等情况,及时确认钢缆是否在接收装置的滑轮里,是否保持在安全的张紧度内,是否处于最佳的架设状态。

  只见,两舰横距一直保持在45米左右,补给小车跟随发送头,缓缓升到门架顶部,不到5分钟时间,装载有大米、蔬菜、水果等各种干货的吊筐,在补给小车的拖带下,顺着钢索滑向海口舰,稳稳降落在其中前部的干货补给平台。

  钢缆和索桥紧密联系着两艘舰艇,像两名舞者手拉着手,时紧时疏,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上演绎着一支“双人舞”。

  大海中,涌浪像小山一样不断冲击着两舰的舰体,千岛湖舰承重绞车根据两舰横距的不断变化,时而正转,时而反转,始终使承重索处于安全的张紧状态。

  甲板上,测距手用力拉紧距离索,实时掌握两舰横距的变化。主要职号手李智飞和耿红振身穿救生衣,手戴帆布防滑手套,通过对讲机与补给站、接收站和操纵台密切进行三方沟通。

  操纵室内,操作手夏宝林认真观察钢缆松紧程度以及补给小车的位置,不放过一丝一毫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熟练地切换着15个红、白、黑等不同颜色的开关按钮。4个小时过去了,汗水湿透了夏宝林的衣衫,但他浑然不觉,眼睛紧紧跟着补给小车,不时与补给长刘建义沟通补给情况。

  “停止补给,收回索桥!”

  14时22分,干货补给结束后,千岛湖舰开始对海口舰实施燃油、淡水补给。

  随着千岛湖舰从海口舰收回油管和索桥,此次综合补给顺利完成。夕阳下,波翻浪滚的辽阔大海上,再一次从千岛湖舰得到“生命滋养” 的海口舰在蔚蓝的海面上划出长长的航迹,继续展开搜寻行动。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