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新浪图片-有温度的视觉
军事图片
军事首页
新浪首页
登录
支持
键翻阅图片
列表查看
高清查看
大图
全屏观看
00:00
/
00:00
关闭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下一图集
重新浏览
进入军事图片首页
关注@新浪军事图库
关注摄影师微博
分享到微博
收藏
下载
评论
分享到
显示更多文字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
(www.sina.com.cn)
顶部 “
我的收藏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49_829340.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49_829340.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49_829340.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6月22日8时,承载着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计划6月25日至29日择机发射,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这方沃土、这片椰林一起见证它的腾飞。
评论
31049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0_32846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0_32846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0_328463.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5月8日,在天津大火箭基地的装配厂房内,“长征七号”遥一火箭被缓缓放入特制的海运集装箱里,它将搭乘“远望21”航天运输船,经过1800海里,抵达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并于6月下旬首飞,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4 次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
评论
31050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1_56411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1_56411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1_564112.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这段看似普通的历程,承载着中国航天很多的第一次:这枚“长征七号”火箭是天津大运载火箭基地总装并送出的第一枚火箭,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一次由海路整体运往发射场,这也是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即将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将翻开中国航天低纬发射的新篇章。
评论
31051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2_92096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2_92096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2_920969.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长征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运载火箭,和正在测试的“长征五号”火箭一样,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个子(总长达53.1米),而且本事大。
评论
31052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3_50851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3_50851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3_508513.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长征七号的本事首先就体现在运载能力上。长征七号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由9吨提高到13.5吨,虽然比长征五号25吨的运载能力少了近一半,但术业有专攻,长征五号主要用于运载重型空间站和载人航天任务,长征七号则用于发射人造卫星、拉货或者载人。
评论
31053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4_72657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4_72657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4_726571.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负责人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原有的火箭运载能力相当于“一居室”,伴随空间站、深空探测、更大规模卫星平台的需求提出,需要更大的“三居室”,甚至“小别墅”。
评论
31054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5_87459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5_874595.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5_874595.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型火箭将基本覆盖我国在所有轨道的应用,其中,“长征七号”未来将承担我国航天80%的发射任务。其次,“长征七号”是一枚采用环保无毒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
评论
31055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6_21811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6_21811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6_218113.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以前,火箭使用的发动机单台推力70吨左右,火箭运载能力仅有9吨,而且用的推进剂还有毒。“长征七号”使用新型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推力提高了六成,火箭运载能力最大能提高3倍。
评论
31056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7_44908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7_44908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7_449081.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此外,发动机使用的是液氧和煤油,都是无污染的环保燃料,不仅比常规推进剂便宜六成,且易于存贮和运输,发动机还能重复使用。
评论
31057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8_33022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8_330221.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8_330221.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正因为这些优势,液氧煤油发动机被誉为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珠穆朗玛峰”。为了研制它,从2000年正式立项,到2012年120吨级发动机研制成功,再到正在研制的500吨级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取得突破性进展。
评论
31058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59_98902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59_989023.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59_989023.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的科学家先后经历过整机试车4次失败的打击,突破了高压补燃关键技术80余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之后,第二个掌握高压补燃技术的国家。
评论
31059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60_34655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60_346552.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60_346552.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7
再次,“长征七号”是我国首枚全生命周期的数字火箭。按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的说法,“长征七号”采用三维协同、设计、试验和制造,火箭全研制流程没有一张纸质图纸,代表了国内运载火箭最高研制水平。
评论
31060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61_532128.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61_532128.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61_532128.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7
例如,在研制阶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实现了三维设计数据审签、发放和更改技术状态管理,全箭模型数据规模超过20GB。
评论
31061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62_32108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62_321089.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62_321089.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7
在试验、装配阶段,“长征七号”还应用了时髦的虚拟现实技术,对火箭进行虚拟装配、虚拟试验,真实模拟火箭实际装配和试验环境,提前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确保了火箭试验、装配一次成功。
评论
31062
箭在弦上:长征七号火箭转运至发射架蓄势待发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img/2016_25/400_31063_28588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160/2016_25/400_31063_285884.jpg
http://www.sinaimg.cn/dy/slidenews/8_t50/2016_25/400_31063_285884.jpg
2016年06月24日 09:37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长征七号”出海坐得舒服,我国还专门研制了第一艘载运火箭的专用船——“远望21”。它创新设计出一整套运载火箭海上环境保障措施和火箭集装箱减摇减振手段,成功地使火箭货舱内始终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及盐雾度。
评论
3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