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11:07
2015年10月14日 11:07
2015年10月14日 11:07
2015年10月14日 11:07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2015年10月14日 11:08
新华网消息(刘济美、赵品、朱建辉)大战来临之前,朱日和草原的气温也异常寒冷。“红军”飞虎师与“蓝军”草原狼都在进行大战前的最后准备,这场“虎狼对决”也成为北京军区朱日和基地今年演习的收官之战。
与以往不同,此次演习的形式也有了重大的变化:由以往针对单一地域的阵地攻防改为大纵深全正面的机动攻防,红蓝双方将同时对丘陵、山地和城市要点展开争夺,可谓一场战役检验三种作战样式,对指挥员的战场感知能力、作战筹划能力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能力都是一场考验。
11日11时,“红军”飞虎师师长谭斯龙躲过了“蓝军”的空袭将指挥所安全转移,他坐在指挥车里,心里不断的推演着自己的作战计划。
在以往的演习中,大部分“红军”都没能冲上由“蓝军”固守的都新高地。作为这片草原的主人,“蓝军”是本土作战,熟悉这里的每一道沟壑,他们部署在察汗敖包丘陵的正面防御带,地形优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我们将采用‘正面强击、纵深超越、立体割裂、分区围歼’的战法,”谭斯龙在望远镜里望着都新高地说,“我不想死战山脚下,如果我的战役意图能够实现,我们将与‘蓝军’在都新高地展开对决。”
与此同时,“草原狼”——专业化蓝军旅旅长满广志正在都新高地上勘察最后的部署情况,“‘红军’参演兵力有7000多人,而我们只有2000多兵力,要防御130平方公里的地域,任务的艰巨程度可想而知。”
满广志似乎已经猜透了“红军”的作战意图:“蓝军”此次的防御由依托坚固阵地的一线式防御向多点式拓展,三个防御地域相对分离,而“红军”又属于轻型机步师,机动性强,便于对我们实施整体割裂与各个击破。
“但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最能展现指挥员指挥艺术的。”满广志说。
“北剑1510(S)”实兵对抗演习于12日凌晨进入实兵对抗阶段。
12日6时30分,“红军”按照作战计划分三路向前开进,右翼攻击群由于没有遇到“蓝军”的主力部队,向前开进的速度非常快。一个多小时后,负责正面进攻的师炮兵群也占领了临时阵地,准备对“蓝军”的防御地域进行火力突击。
但是左翼攻击群却遇到蓝军“地鼠”的袭扰始终前进受阻。
“发现‘蓝军’反坦克导弹,火炮有战损……”作战参谋的对讲机一直响个不停。
“进行火力压制,能打的目标都用火炮砸……”团长郭轶在指挥车里指挥着左翼攻击群的战斗。
所谓的“地鼠”就是蓝军的潜伏哨和侦察兵。郭轶将身子探出指挥车外观察战场的态势:“‘蓝军’在我们进攻的轴线上布置了一层层的“地鼠”,他们隐蔽的非常好,随时报我们的兵力与火力情况,一旦我们的行进受阻,“地鼠”就引导‘蓝军’的炮火对我们进行覆盖,还可以召唤空中力量对我们进行打击,在以往的演习中,“红军”都被这些“地鼠”整的很惨。”
8时20分,清理“地鼠”的行动耽误了左翼攻击群的行进速度,在烟雾的掩护下艰难的向作战地域行进,此时距离与直升机协同的攻击时间只剩10分钟,但是,通路还没有完全开辟。
“我们战斗群已经损失了5门火炮,近四分之一的火力战损……”作战参谋向郭轶报告着最新的损失情况,忽然,指挥车上一名战士头盔上的模拟交战系统冒起了红烟,这意味着这名战士已经“阵亡”了。
导调员裁定,郭轶的指挥车被“蓝军”的炮火覆盖,车上三分之一的人员“阵亡”,指挥车已经战损,不能再继续行驶。
8时30分,应该是“红军”发起进攻的时间,但是通路还没有完全开辟,不具备进攻的条件。“红军”的直升机按照协同的时间飞临战斗地域,却没有发现自己的部队,不得不飞离战场。
导演部副总导演,朱日和训练基地参谋长李培长表示:“红军”在空地协同作战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进攻的时间调整了没有及时通知空中力量。而在应用新型作战力量方面,“蓝军”就做的比较好,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就引导直升机打掉了“红军”的5个装甲目标。
接敌后,“红军”对“蓝军”的兵力部署情况掌握的并不准确。
“红军”判断“蓝军”会投入一个营的兵力,死守正面的察汗敖包丘陵地。谭斯龙说:“这场仗最难打的就是正面强击的‘破壳’行动,能否形成正面牵制,两翼超越的态势,取决于装甲团正面突破的速度。”
但是在战斗打响后,装甲团却偏离了预定目标,于此同时,“蓝军”也在调整战略部署。
满广志说:“我们仅仅在丘陵地上‘顶’了一下就不再完全依托要点实施防御,而在外线实施精确打击,将城市与山地连成一体作战,防止‘红军’对我们的割裂,牵制住‘红军’开进展开的整体部署与节奏。”
随着“蓝军”战略的调整,不但“红军”正面强击、立体割裂的态势没有形成,而且也损失惨重。
11时,在“蓝军”的精确打击下,“红军”的步战车在丘陵地已经损失了61.1%,坦克损失也达到了34.6%,无法向前推进,丘陵地几乎成了装甲团的“坟场”……导调大厅里观摩战斗的人员都焦急的说,“快点捅开这道防线!”
此时,“红军”的战损比也达到了46.7%,飞虎师已经错失了快速机动的能力,随后不久,装甲团的团长也“阵亡”在冲锋的路上。
李培长说:“之所以打的如此惨烈,原因在于‘红军’对‘蓝军’防守兵力的企图判断不准确,同时,‘红军’的炮火打的比较分散,没有形成集中优势火力打击敌人的目的。”
李培长表示:陆军一直存在的整体性问题就在于战场感知能力比较弱,对于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不强,对目标的侦察能力与火力打击能力较弱,缺乏对新型作战力量的综合使用能力,这也正是我们此次演习的目的。
在战斗接近尾声时,谭斯龙带领队伍终于攻上了都新高地,此时“红军”的战损比超过50%,弹药也消耗光了,场面显得有些悲壮。
为了让部队继续体会战场的真实性,导演部决定给“红军”补充弹药,让他们这场“虎狼对决”继续下去。
李培长说:“锻炼指挥员战役筹划能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红军’基本上打出了指挥员的战役意图,但是,问题在部队的执行层面,主要在于遇到新的情况没有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各要素之间的配合,以及对部队的掌控都存在问题,不能完全实现指挥员的战役意图。”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