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2014年07月30日 11:24
原标题:探秘中国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记者带您走进中国军队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久前刚成立的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日前,这支女子特战连正在中国最大的陆军训练场——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进行对抗训练。这群以“90后”为主的女兵顶风沙、斗酷暑,训练科目难度和技能水平丝毫不逊于男性特种兵。她们更成为训练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某旅营区,有一个角落显得很特别,处处都可以看到精心的点缀和布置,这就是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的驻地。一大早,记者来到这里,正赶上女子特战连在进行滑降训练。按照要求,女特战队员们要在25秒内借助绳索攀登上十五米的高台,并速滑到地面才算合格 。
25秒是男兵的训练标准,几轮训练下来,女兵们早已汗流浃背。 虽然训练很刻苦,但仍有6名女兵的成绩始终徘徊在28秒左右,这让海军特战队员出身的排长蒋淑珍有点不满意 。
看上去瘦弱的蒋淑珍,却在海军陆战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军事素质,所以训练起来非常严格。但她的要求对女兵来说,实在是非常高。女子特战连队员高亚梅说:“因为我们不像男兵一样,手臂力量和还有腿部力量都没有男兵那么好,所以,我们爬起来相对吃力一些。”
为了示范动作要领,蒋淑珍在一个十五米高的台子上往返了9个来回,并对每一名女兵的动作进行纠正:“手臂要用力,蹬腿、收腹,蹬腿的时候要和手腕用力一致。”
这些努力很见成效,经过反复训练,女特种兵们掌握了动作要领,女特战队员们最终都达到了合格标准。
蒋淑珍说:“特种兵没有男、女之分,训练也就只能有一个标准。只要她们有不合格的地方,我都会让她们再来一遍。”
这些努力很见成效,女特战队员们最终都达到了合格标准。
今年4月成立的女子特战连,隶属北京军区38集团军。这些女特种兵都是从我军不同军兵种选拔出来的,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8岁。来自不同的单位,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来到训练基地驻训后,她们开始进行特种作战基本课目和技能训练。女子特战连副指导员李善珊介绍,这些女特种兵和男兵一样,每天的训练科目排得满满的。
李善珊介绍:“每天我们训练将近7个小时,主要是进行负重跑,3公里负重跑,上午操课将近4个小时时间,主要进行基础课目的训练,比如说匍匐、格斗、滑降等训练。下午也是进行同样的科目,正课结束后再进行基础的体能训练。”
代理排长杜思敏是连队里最老的一名女兵,从卫生员到特种兵,从3公里都跑不下来到如今5公里箭步如飞,杜思敏扎扎实实地经历了特战女兵成长的每一步。就在不久前,杜思敏还和男兵们一起参加了直升机伞降训练,第一次练习伞降的她鼻子就挂了彩。
杜思敏说:“当特种兵负点伤还是挺光荣的感觉,我这就是伞疤,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时候,一个前倒就爬草地里面,被拖拉了两三米吧,人家看见都好羡慕的。”
从入伍开始,杜思敏就担任这批女特战队员的新兵班长。虽然生活中和大家有说有笑,可一旦到了训练场,大家谁也不敢马虎大意。
这不,在一片训练场,杜思敏正带领女兵进行擒拿格斗、捕俘训练。倒功训练是原地直直的向前倒下,与地面来一场硬碰硬的“全接触”。女特战队员贾亚男说:“一开始我们学的时候,都不敢倒,都害怕,直角啪嗒就倒下去,就特别害怕,然后一点点一点点就练嘛,练多了就敢摔了。”
在杜思敏的带领下,女兵们不仅学会了倒功,还学会了难度更大的前扑。
而五公里武装越野则是女兵们来到特战连遇到的又一个难关,她们要和男兵一样背负15公斤的装备,进行越野,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每次五公里越野,杜思敏总是跑在队尾,帮助落后的队员鼓劲儿。
“加油。场一二三四口号。。。。”
正当记者采访时,女兵陈烨突然激动地喊了起来:“前面那个,带着男兵跑的那个,是女兵,是女兵,她每天都带着男兵一块训练,是我们班班长,彭双班长! ”
原来,由于体能素质突出,女兵班长彭双被选为男兵集训队的体能教练,“我也刚搞完体能,比你们还跑得多,跑了八公里。放松一下,甩甩腿,别坐在那儿。”
爽朗的性格、运动员出身的经历、科学灵活的训练方法,让队员们的体能在彭双带队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提高了不少。对此,女特战队员张勋说:“彭教练对我们的(训练)针对性比较强。经过专业的力量训练之后,明显感觉跑起来很有劲,而且跑起来很轻松。”
身材消瘦、个头只有1米53的女士官彭双,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破世界军事五项500米障碍的纪录。从大学生参军,再到八一军事体育运动大队的专业运动员,成为陆军首支女子特战连的一员,再到男兵连的女教头……要让这些经过层层选拔的特战精英们认可,没有“两下子”哪能服众?!彭双每天把自己与男兵“捆绑”在一起练,武装20公里、特种射击技能等23个课目,一项不落。
其实,刚开始,彭双也犯怵。
彭双说:“刚开始带他们的时候有点放不开,因为是男兵嘛,熟了就好了。我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好多东西,他们的意志品质,刚来的时候我和他们还是有差距,我是从运动员成为特种兵的。”
男特战队员孙能能当时也怀疑过彭双,疑惑这么弱小的姑娘怎么能当教头。可现在,他对这个女教头佩服得五体投地:“别看彭教练是个女的,可厉害了,有时候挺严肃的。”
虽然很苦很累,但训练休息的间隙,女兵们很快又恢复了女孩子活泼开朗的天性。每天训练后,在落日壮美的草原上,都会飘荡起她们的歌声,她们还会围坐在一起唱着自己写的歌,夕阳的余晖也映衬在这一张张青春的脸庞上。
“来吧,来吧,来参观我们的女兵连,从北京到内蒙守护着心中的梦想,我们的队伍,整装待发,特战女兵连。。。。
驻训2个多月,姑娘们的脸黑了,皮肤粗糙了,有的胳膊和腿上还有一道道的伤痕。但她们的本领更强了,20岁正是爱做梦的年龄,这群年轻的女孩,在军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女子特战连队员高亚梅:“我就喜欢射击,我特别喜欢手枪射击。”
女子特战连队员贾亚男:“我要开旋翼机,像只鸟一样在天上飞。”
女子特战连队员朱爱卿:“我就想跳伞,想跳那翼伞,我感觉跳伞特别帅,你想怎么飞就怎么飞。”(谷盈阳 特约记者 李志涛、李晓东)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