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分享微博 分享微信 回到顶部

驻藏空军首个男兵连美女排长真容亮相

2014.08.13 11:39:47
1 / 8
中国空军网:5年前我褪去红妆,穿上空军蓝。如今,我已是驻藏空军历史上第一个男兵连的女排长。感谢青藏高原,让我这个川妹子和藏族同胞结下了不解之缘;感谢这身空军蓝,让我从一个普通女大学生成长为光荣的驻藏空军女军官。
65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驻藏空军首个男兵连美女排长真容亮相

  不顾家人劝阻进军营

  2009年10月,四川成都,大学刚毕业的我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建国60周年国庆首都大阅兵。气势磅礴的方队,慷慨激昂的解说,让我热血澎湃。到女兵方队出场时,那逼人的英姿,让我不禁开始幻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我要去当兵!”我情不自禁地说。

  “哟,你每天出门‘浓妆艳抹’,跟妖怪出洞一样,女兵训练那可是摸爬滚打,不输男兵。别人是流汗,你是掉粉渣儿!”哥哥的话一出口,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别笑,明天我就把化妆品扔掉!”我有些赌气,却已下定了决心。

  当年11月,我冲破全家的劝阻,报名入伍了。2010年,我结束新兵生活被分配至西藏服役,成为驻藏空军某场站第一个女大学生士兵,而且是唯一一个女兵。如果说当初报名参军,颇有些向家人挑衅的意味。但在军营,我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我和战友们的‘军车影院’走村入校为藏族同胞播放“坝坝电影”,看着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的灿烂微笑,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012年,是我军旅生涯的转折点。我顺利通过全军大学生士兵提干考试,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女军官。参军入伍,我褪去一身脂粉气;考学提干,我找到了属于军人更大的价值,成就了最美丽的自己。

  成了男兵连的女排长

  2013年8月,我分配到驻藏空军某场站通信连,成为驻藏空军历史上第一个男兵连的女排长。

  我们连在山脚下,有独立的营院。我一个人住连队三楼,紧邻仓库和娱乐室,还有一个专门为我改造的女厕所。

  连队对我照顾,但我知道,我这个女排长要想让这群“纯爷们”信服,必须得有真本事。

  到连队不久,我就接到任务,审查中秋晚会节目。男兵们很有文艺范儿,编排小品,唱歌,弹吉他,样样在行。我每次要审查,小品组的人总笑眯眯地说“没排好”。后来班长告诉我,他们觉得我不懂小品,不想审查的时候让我出洋相。

  就为这份自尊心,我不服输的劲又上来了,开始加班加点利用网络恶补小品知识,还电话咨询学表演的战友。

  审小品时,我从专业角度点评他们小品语言的表达,提出抖“包袱”时存在的问题;亲身示范动作,在地上摸爬,让他们目瞪口呆。一名战友感慨:“排长学过表演吧,真牛,‘女汉子’啊!”大家一听都开心地乐了。从此我有了个新雅号——“女汉子”。

  后来,我告诉他们,我大学专业是计算机,会修图、拍视频,会画画、摄影,还会射击类游戏网游,再次让大家目瞪口呆。瞧,这周末他们又约我来一场虚拟战场的竞技对抗。

  别样的高原兵生活

  高原虽然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连队生活别有一番风味,让我乐享其中,比如说上山送菜。

  连队有个小台站,在一座海拔4200米的山上,战友们半个月要送一次菜上山。经过多次申请,连长终于批准让我也上山送一次菜,不过,我的任务主要是随行拍摄。

  山上碎石子多,一不小心,就会摔倒,甚至滚下山。战友们大米扛上肩,油桶提在手,自成一队,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蓝天白云映衬着一个个挥汗如雨的身影。

  山顶的台站里的三名战友,还有一条狗,早早地都出来迎接我们。

  干净的宿舍,整齐的内务,门前还有一块一米见方的小菜地,一排萝卜,一排土豆,一排青菜,长势喜人,青翠欲滴。

  “这么高的地方,还能种蔬菜?”我兴奋地开始提出“十万个为什么”。

  “种了三年,今年可算长起来了,冬天我要盖个小温室,到时就不用大家这么频繁地顶风冒雪送菜了。”班长深情地望着这片菜地,黝黑的脸上露出白白的牙。

  从他灿烂的笑容背后,我看到的是高原战士的执着与坚韧。没人检查他们的内务,他们坚持高标准、严格自我约束;没人让他们搞农副业生产,他们却在高山开辟出一抹抹绿意。

  除此之外,做客藏家也让我印象深刻。

  每年11月,西藏冬天的脚步声就准时而至。

  一天,司务长王云说:“排长,我们去老乡家里做客”。

  老乡家主人顿珠,60多岁,身材高大,脸色红棕,笑起来很慈祥,他像久违的亲人一样搂着王云。房子干净宽敞,共有二层,底下一层住牲畜,二层是客堂和寝室。外面的墙用碎石砌成,就像老乡一家人一样纯朴又厚重。房屋装修细心别致,实木雕刻的门框,绘上五颜六色吉祥的图案,与房檐上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

  顿珠大叔为我们每人斟满一杯浓浓的青稞酒,但他坚持要我喝三杯。他说,第一次进门的人必须喝三杯才圆满。清香醇厚、绵甜爽净,酒不醉人,人自醉。糌粑、酸奶、牛肉干、花生糖,满满一桌,好不丰盛。

  走的时候,战友们与顿珠一一告别。顿珠握住我的手说,王云就像他儿子,他没有女儿,想认我当干女儿。不知是顿珠的热情,还是喝了那醇香青稞酒的缘故,让我顿时红了脸。

  路上,王云说:“排长,我今天是特地带你来这里的。每年冬天,顿珠都用他的温室大棚免费为连队育菜苗,帮我们解决生产困难。等我年底退伍,就靠你和他联系了。”

  我愣了一会儿,看着王云,原来顿珠认我当干女儿,不仅是热情客套,更是军民一家亲的一种传承。这根接力棒的意义非同一般。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